首页 >地方要闻 > > 正文

酒泉新观:“风电走廊”变“新能源基地”,何以“风光无限”?

发布日期:2023-04-28 09:51:44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姚思寒
相关文章
  • 雅迪将持续不断加强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社会综合2023-03-10 15:14:58
  • 生态赋能新经济

    社会综合2022-03-17 16:26:47
  • “清凉商品”走俏、“夜经济”升温……“夏日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社会综合2022-08-08 08:23:00
  • 山西发展干果经济林1964万亩 “林果经济”增绿富民

    社会综合2022-10-28 17:27:12
  • 数字人民币加速融入实体经济 用户畅享数字经济红利

    社会综合2022-09-04 13:03:43
  • “数字引擎”加力赋能实体经济

    社会综合2022-07-11 14:06:42
  • “新政策”能让英国经济脱困吗?

    社会综合2022-11-20 08:59:16
  • 多地“夜经济”亮点纷呈促消费

    社会综合2022-09-27 09:33:37
  • 中国“暑期经济”助推消费升温

    社会综合2022-08-15 17:39:41
  • 北京:加快推进经济复苏发展

    社会综合2022-12-08 08:53:51
热点聚焦
  • 中国骄傲丨国际月球科研站来了 中国又将创造一个深空...

  • 数据看中国|今年一季度霍尔果斯口岸进口铁矿产品同比...

  • 【潮起东方·中国外交之元首领航】回顾习近平主席出席...

热门评论
  • “五一”旅游,期待满意答卷

    今天,游客、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者都倍加珍惜并热切憧憬这个“五一”假期。我们期待,在各方通力协...
  • 稳就业,保障好“最基本的民生”(评论员观察)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中...
  • 人民网评: “五个一百”,彰显人民是真正的创造者

    为砥砺奋进、向上向善的人大声喝彩,“五个一百”活动唱响嘹亮的奋斗凯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
  • 人民论坛网评 | 以“航天精神”点亮前行之路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今天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新征程上,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
  • 战巡+演习 解放军再现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与能力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题:战巡+演习 解放军再现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与能力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就在蔡英文窜...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2号
京ICP证01060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分享

2022年8月20日,敦煌光电产业园区内,万余面定日镜以同心圆状围绕着260米高的吸热塔逐日发电。 王斌银 摄


(资料图片)

中新网兰州4月27日电 (冯志军 刘潇)近年来,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甘肃酒泉市,实现了从“资源大市”到“能源强市”,从“风电走廊”到“新能源基地”的蜕变。如何真正实现“风光无限”,调控、输出和消纳仍是当地新能源发展路上,不容忽视的“几道坎”。

酒泉市能源局局长陈学军近日接受专访时介绍说,目前酒泉已建成1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3个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以及1个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中区。尤其是2020年至2022年,当地建成新能源装机容量近千万千瓦,与此前10年的新能源装机容量相当。

图为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资料图) 国网甘肃电力公司供图

据统计,截至2022年,酒泉市风光电累计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6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2亿吨,二氧化硫67万吨、氮氧化物34万吨。

酒泉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2%,是中国风光资源储量最为丰富、开发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之一。去除自然保护区、文物区、林草地等各种限制类开发土地外,全市实际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国土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

“酒泉辖区内分布有巴丹吉林、库木塔格沙漠,与柴达木沙漠紧邻,这成为新能源开发新优势。”陈学军说,酒泉市新能源建设地形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地质构造稳定。新能源开发征占的全部是国有未利用土地,不存在和工农业发展、城市建设“争地”的问题,不搬迁、不移民、不占耕地,人文环境优越。

图为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资料图) 国网甘肃电力公司供图

目前,酒泉正聚力做强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六大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打造新能源千亿元产业链,为引进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配置新能源指标,支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形成全省乃至西北地区一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聚集配套能力。

陈学军表示,2023年,随着引进多个新能源领域的高精尖项目入驻酒泉,当地将建成风电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和光伏产业全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全面实现就地采购、就近运输。

境内拥有“世界风库”“世界风口”等标签的酒泉,尽管近年新能源发展势头迅猛,但如何统筹推进调峰电源、输出电网、电能消纳、装备制造等配套产业,是其持续加快风光电项目建设进程中,日益凸显的瓶颈问题。

“电是比较特殊的物质,不像其他商品,生产好了可以堆存到库房,随时取用。”陈学军分析称,电只要被生产出来,就必须并入电网及时使用。但同时,受用户四季、昼夜不同时段的差异化用电需求,往往“靠天吃饭”的新能源发电,需要配套水电或火电进行“调峰”,使其实现全天候供电保障。

近年来,光热发电产业成为甘肃酒泉市玉门市新名片。图为玉门鑫能5万千瓦光热项目建设工地。 杨阳  摄

拥有稳定持续的电力输出后,还需要布局完善的电力外送“通道”。目前已经建成酒泉至湖南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河西750千伏输电工程、敦煌—鱼卡—格尔木750千伏输电工程等4座750千伏变电站、12座330千伏公网变电站,以及22座配套新能源外送的330千伏升压站的网架结构。

陈学军说,除了新能源电力外送之外,本地消纳也是助力新能源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当地每年消纳的电量约占新能源发电量的五分之一,未来还需要通过引进装备制造业等途径,持续探索拓展本地消纳能力。

陈学军表示,酒泉已被列入国家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未来将积极争取布局“光热+”等项目,建成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热基地。在有条件的区域,谋划建设“低电价、低能耗、零排放”的零碳绿电园区,降低用能成本,吸引产业聚集,形成零碳绿色的新型工业体系。

标签:

上一篇:郑州阵风8到9级!河南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下一篇:郑州阵风8到9级!河南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最新新闻
精彩推送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兽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